DB3212∕T 2087-2024 绿色食品 菜用大豆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泰州市)
ID: |
4F0FF48D0071418F9C66FCE900C4BD85 |
文件大小(MB): |
0.23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3212,泰州市地方标准,DB3212/T 2087—2024,2024-09-20 发布,绿色食品菜用大豆设施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order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green food vegetable,soybean,2024-10-20 实施,发布,ICS 65.020.20,CCS B 31,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DB3212/T 2087—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监督、组织实施,本文件由泰州市元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州市元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干部学校、泰州市姜堰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泰州市姜堰区丰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璇、曹艳萍、杭志、马政、钱小华、张圆、王芹、钱志君、陈鑫、胡元升、,朱爱红、陈华健、朱雅露,DB3212/T 2087—2024,1,绿色食品菜用大豆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菜用大豆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生产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泰州市地域内绿色食品菜用大豆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748 绿色食品豆类蔬菜,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菜用大豆Vegetable soybean,又称毛豆,是指以嫩豆粒作菜用的大豆,4 产地环境,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两茬作物未种植豆科类的田块。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 的规定,5 播前准备,5.1 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审定的适宜本地栽培的,抗病性强、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如苏奎3 号、徐春4 号等,5.2 整地施肥,每667㎡施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45%(N:P:K为15:15:15)三元复合肥20kg~3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施肥后深翻,开沟做畦栽培,畦高20cm~25cm,畦宽120cm~150cm,沟宽,20cm~30cm,6 播种,6.1 种子处理,DB3212/T 2087—2024,2,6.1.1 选种,挑选,选择籽粒均匀饱满、色泽好的种子,播前对种子进行晾晒,6.1.2 拌种,每667㎡用种量7kg左右,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1g~35g拌种,6.2 播种方法,2月上旬~3月上旬播种。开穴点播,每穴2粒~3粒,行距40㎝~45㎝,株距10㎝~15㎝,播后覆土,适当镇压,7 田间管理,7.1 补苗、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若有缺苗,进行补苗。定苗时每穴留1 株~2 株壮苗,疏除弱苗、病苗等,7.2 肥水管理,幼苗期一般不浇水,若遇干旱天气,视土壤墒情适量浇水,中后期适当增加浇水量,避免过干过湿,初花期视苗情每667㎡施10kg~15kg尿素。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7.3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内杂草、病株,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疏通周边沟渠,确保排水通畅,8 病虫害防治,8.1 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协调运用综合防治技术,8.2 防治方法,8.2.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豆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夏季高温期间,翻耕土壤后,进行高温闷棚处理,8.2.2 物理防治,在棚口及两侧通风处安装防虫网;棚内悬挂黄板、蓝板等诱杀蚜虫、粉虱、蓟马等,悬挂高度在植,株上方10 cm~15 cm处,随着植株生长调整悬挂位置,每667㎡30块~40块,8.2.3 生物防治,合理使用生物农药,锈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可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宁南,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甜菜夜蛾、蚜虫等虫害,可用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8.2.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多种药剂交替使用,药剂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9 采收,当籽粒充实饱满、豆荚呈青绿色时即可采摘青荚上市,10 生产档案,DB3212/T 2087—2024,3,建立相应的田间生产档案,记录主要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措施、投入品以及产出等,记录档案应附承诺达标合格证,保存3年以上,A,DB3212/T 2087—2024,4,附录A,(资料性),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推荐表,A.1 菜用大豆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推荐表,表A.1 菜用大豆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推荐表,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每667 ㎡用量安全间隔期,豆荚螟,200 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 ml~12ml 15d,20%氰戊菊酯乳油20g~40g 10d,烟粉虱,5%啶虫脒乳油40 ml~45ml 10d,40%吡蚜酮溴氰虫酰胺40g~60g 14d,蚜虫,20%氰戊菊酯10g~20g 10d,4%高氯吡虫啉30g~40g 30d,炭疽……
……